近日,自治區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應急管理廳會同公安廳、自然資源廳、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農業農村廳、商務廳、文化和旅游廳、市場監管廳、林業和草原局、寧夏地震局、氣象局、消防救援總隊等部門單位,對2025年1月份及“春節”期間全區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形勢進行了綜合會商研判。
綜合研判認為:1月份全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降水偏少,但不排除出現強降溫、階段性低溫降雪的可能。黃河防凌工作壓力較大,森林草原火險等級較高。交通、商貿、煤礦、危化、工貿、旅游等行業領域生產經營活動進入沖擊期、收尾期、高峰期,特別是春節前后,人流物流車流急劇增加,城鄉供暖供氣、用火用電需求量大,群眾出行和民俗節慶集會活動增多,安全形勢嚴峻復雜。
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風險
礦山領域。1月份煤炭需求旺盛,煤礦高強度滿負荷運轉,超能力超定員超強度生產風險升高,較易因井下現場人員安全管理不到位、機電運輸環節安全管控不規范等引發事故。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可能造成設備損壞或影響通風安全,引發中毒窒息、瓦斯爆炸等事故風險。此外,春節臨近,員工思想懈怠,井上辦公生活區域易因消防管理不到位,導致觸電、中毒窒息、火災以及廠礦內道路交通等事故發生。建議各地各相關部門督促礦山企業持續推進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扎實開展重大災害超前治理。切實加強現場管理,嚴格落實領導帶班下井制度,加強設施設備的維護保養,強化從業人員安全教育培訓。嚴厲打擊超核定能力生產、超層越界開采、監控數據造假等違法違規行為。
危險化學品領域。冬季低溫條件下,化工和危險化學品企業裝置設備容易因凝凍發生凍裂泄漏,導致火災爆炸及中毒事故發生。加之環境干燥,靜電積聚易引發火災爆炸。低溫、降雪、大風等天氣導致動火、受限空間、戶外登高作業風險增大,對危化品道路運輸亦帶來不利影響。春節臨近,煙花爆竹進入銷售旺季,非法運輸、超量儲存、超許可范圍經營等違法行為風險增大。建議各地各相關部門督促企業堅決落實重點時段“五個提級管控”措施,全面開展裝置設備、管線管路等關鍵部位隱患排查,針對低溫凍凝風險,落實伴熱、保溫、防凍疏水等措施。緊盯冬季作業安全防控,加強廠區通道、設備平臺的除雪防滑管理。強化煙花爆竹生產、經營、儲存全過程監管,嚴厲打擊非法運輸、經營行為。
工貿領域。臨近春節,工貿行業從業人員流動性增大,安全生產不穩定因素增多。部分工貿行業市場持續低迷,企業抓安全生產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降低,安全管理力度減弱,隱患排查治理流于形式。部分行業進入錯峰生產階段,檢維修、動火等作業活動增多,發生高處墜落、機械傷害、物體打擊、中毒窒息等生產安全事故風險較大。冬季天氣寒冷,冶金煤氣管網、鋁加工(深井鑄造)應急水池、各類水冷設備等因低溫易失效,員工違規燒煤取暖極易引發火災和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建議各地各相關部門按照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和全區今冬明春重大事故災害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部署要求,督促企業加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力度,持續推動重大事故隱患動態清零。強化安全管理,防止設備“帶病運行”,加強登高、用電、動火等高風險作業管控,加大違法行為查處力度,嚴防生產安全事故。
道路交通領域。1月份及春運期間,群眾返鄉過節以及假期出行集中,公路交通流量急劇增大,高速公路、國省道因擁堵導致的旅客長時間滯留、多車連環碰撞等風險較為突出。春季貨運產量恢復期疊加冬季能源保供,區內貨運車輛持續高位運行,貨運安全風險不斷加大。農村地區流動頻率增加,突出交通違法肇事風險也隨之增高。低溫雨雪冰凍等極端天氣對交通出行影響較大,極易發生側滑、相撞、翻墜等交通事故。建議各地各相關部門強化分析研判,采取針對性措施加強重點時段、重點路段、重點車輛管控,確保交通安全平穩有序。深入開展交通違法行為專項整治,重點查處客貨運輸、農村地區突出違法行為。強化部門間的“聯勤聯動”,通過各類媒體平臺向公眾發布路況和極端天氣信息,做到及時預警、及時管控、及時處置,嚴防發生多車相撞事故和大范圍擁堵。
建設工程領域。受低溫雨雪冰凍等因素影響,建筑施工作業面及道路容易結冰打滑,加之人員衣著厚重、動作相對遲緩,發生墜落、火災、觸電等事故的風險增大。春節前后,搭建的臨時性節慶設施和場所以及旅游接待的經營性自建房發生倒塌的風險增大。建議各地各相關部門督促企業加強在建項目員工的安全教育,遇惡劣天氣時,果斷停用起重設備,暫停高處作業。加強重點區域自建房安全隱患排查,對存在倒塌風險的自建房等設施,要采取防控措施并加強安全警戒,防止發生事故。
文化旅游領域。節日祭祀燒紙、燃放煙花爆竹等傳統民俗活動增多,火災風險加大。冰雪旅游進入旺季,游客碰傷、摔傷、落水等風險增加,景區電梯、索道、纜車、浮橋吊橋等設施設備易因檢修維護不到位發生事故。建議各地各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大隱患排查整治力度,嚴格履行活動報批程序,加強設施設備檢查維護和活動現場安全管理,嚴防火災、踩踏、坍塌、高空墜落等事故發生。督促涉水景區、滑雪滑冰等旅游項目景區加密設施設備檢查維護,強化安全防護措施落實。督促沿黃景區等文化和旅游場所認真落實防凌責任措施,強化風險管控。
消防領域。農村地區以及小型生產經營場所火災隱患多、風險高,特別是經營性自建房、群租房、“三合一、多合一”等低設防場所火災風險隱患尤其突出,容易發生“小火亡人”事故。同時,各種節慶促銷活動日漸活躍,部分企業趕訂單、搶進度,超負荷運行,倉儲物流異常繁忙,各類致災風險隱患交織疊加,消防安全形勢更加嚴峻。建議各地各相關部門扎實做好冬春火災防控工作,督促高層建筑、大型商業綜合體、賓館飯店、學校、養老院、旅游景區、醫療機構、文博單位、新能源企業場所等加強消防安全管理,深入排查整改消防安全隱患。加強對群眾性節慶文化活動等場所的檢查及活動期間的駐點執勤保障,督促落實好現場監護措施,嚴防發生火災等事故。
城鎮燃氣和特種設備領域。受冬季低溫天氣影響,室內燃氣泄漏不易及時消散,易出現燃氣爆炸風險。加之年底各類燃氣建設項目因趕工期存在破壞燃氣管道的風險,私自倒臥氣瓶、加熱氣瓶或搬運瓶裝氣至移動餐車使用等違規使用情況增多,燃氣設施運行維護及巡檢不到位,易出現安全隱患。鍋爐等特種設備的使用頻率大幅增加,大型商業綜合體內電梯使用頻次增高,旅游景區游樂設施使用頻繁,監管巡護檢查任務繁重,事故隱患增多,安全風險增大。建議各地各相關部門加強人員密集場所燃氣使用安全管理,強化燃氣充裝、運輸、經營、銷售等各環節安全監管,深入排查整治燃氣安全風險隱患,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堅決防范燃氣管道遭破壞而引發事故,確保燃氣安全形勢穩定。進一步強化特種設備的檢驗檢測與維護保養,加強作業人員培訓,規范使用環節管理。
自然災害風險
氣候趨勢預測。預計1月份,全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降水偏少。各地平均氣溫在-8~-6℃之間;降水量同心及以北地區在2毫米以內,其余地區在2~5毫米之間,與常年同期相比,偏少20%左右。預計春節期間,全區氣溫偏高,降水中北部偏少、南部偏多。各地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0.5℃以內;降水量中北部偏少20%以內,南部山區偏多20%以內。
黃河凌汛風險。綜合考慮1月氣溫變化、當前凌汛情況,預計本年度寧夏段封河在1月3日左右,凌情形勢總體平穩。建議沿黃各地各相關部門要密切關注天氣形勢和水情、凌情變化,加強巡查檢查、監測預報,強化會商調度、信息報送和溝通協調,督促指導轄區內水電站、在建工程建設單位、跨河橋梁、施工棧橋等運營單位準備好破冰打冰機械,做好破冰排凌準備。
地質災害風險。根據氣候預測數據,1月份全區氣溫繼續保持較低水平,降水量少。經綜合研判,地質災害氣象風險總體較低,水平較往年持平。冬季仍需關注局地因降雪融化導致的滑坡地質災害。建議各地各相關部門持續關注雨雪冰凍天氣、氣溫急劇變化等重要時段和人口密集區、融凍影響區等重點區域,加強地質災害風險研判和監測預警。扎實做好局部強降雪期間地質災害防范應對工作,及時排查、更新地質災害隱患點動態變化情況,嚴防因冰凍及冰雪消融引發的地質災害。
農業災害風險。據氣象部門預測,1月份我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但出現階段性低溫雨雪的概率較高,設施農業生產可能存在凍害、寡照、雪災、風災等氣象災害風險。建議各地各相關部門積極組織群眾認真排查日光溫室和大棚隱患,及時維修加固,加固和整修溫棚,結合天氣采取增溫、補光等措施,確保作物正常生長。
森林草原火災風險。綜合分析天氣趨勢、火災規律和火源特征以及進山入林、祭祀用火活動增多等因素,預計1月份,全區森林草原火險等級較高,自然保護區森林草原火險氣象等級為3~4級(較高火險~高度火險),防火形勢依舊嚴峻。建議各地各相關部門加大對自然保護區、重點林區的巡護力度,持續不間斷開展森林草原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強化野外火源管控,嚴防人為因素引發森林草原火災,同時加強防火安全宣傳教育,嚴防森林草原火災發生。(寧夏應急管理廳 供稿)